這是我的第二胎,想要順勢生產很久了,但我也很清楚中部沒有什麼醫院能夠做到順勢生產,那不是醫院的錯,而是在現有的人力配置下,要順勢得要醫療團對願意,不然也是一種打擾。

以下分享自己的想法

先說結論:
1. 生的過程真的還是會不斷有:"我幹嘛生第二個!"的念頭出現,因為痛感來襲時,真的讓人瀕臨崩潰,只是還好我的陪產員面不改色、溫柔又堅定的告訴我呼氣,陪我度過了那比第一胎要多兩到四次陣痛(等待會陰延展),能夠有專業且能一對一的陪產員在現場真的太重要了。

2. 產前的瑜珈課的呼吸練習,讓我度過了開八指之前的疼痛,以及各種變換姿勢真的有助於改善不舒適的感覺,這時候真的相信自己的身體直覺,會發現適合自己度過不舒服的姿勢。(我記得上一胎還要靠老公按摩尾椎,這一胎我竟然自己度過了,度過後只覺得可惡我沒有享受到老公的尾椎按摩啊!!)

3. 因為要等待會陰延展,我必須承認我主觀上感覺比第一胎疼痛(畢竟第一胎剪一刀然後叫你推兩次就生完了),我的陪產員在產後問我感覺如何時,我也是這麼說。但是我發現我的恢復力跟第一胎很不一樣。第一胎會陰有傷口,我舉步維艱、難以坐姿吃飯了三天才覺得好一些。這一胎我只有產後的半天感覺陰部痠痛(彷彿做了八百次深蹲),之後就健步如飛了(不要學,有被提醒還是要小心走路、多躺著休息)。

4. 在醫院溫柔生真的是很不容易的事情,因為種種因素,所以能夠真的自主不是很容易。如果想在醫院實踐順勢生產,我自己真的覺得需要一個專業陪產員一起溝通或評估。我的第一胎自以為在網路做足了功課,就可以自己和醫療團隊溝通,發現其實難度比想像的高(當然也有可能不同院所有不同的難度)。

[事前醞釀]
加入社團很久了,但是一直到第二胎我才有勇氣實踐我的溫柔生產夢,看過大家的分享,我知道這個痛不會比較少,可是我知道這會讓我很有意識地完成生產。要謝謝很多人,謝謝曾經一起上產前教育的、分享經驗給我的、上課的講師與醫師與助產師、我的陪產員、借我產池的媽媽、瑜珈課的分享、等等,真的是一步步累積而來的勇氣與計畫。

第一胎的時候,知道找專業陪產員很重要,但是那時候還沒意識到重要性在哪裡(幫助自己在失去理智的時候冷靜下來以及跟醫療團隊溝通),加上選擇的醫院似乎並不是很歡迎非親屬的陪產,所以就先把溫柔生這件事情放一邊。

準備第二胎的時候,由於已經認識了一票中部溫柔生的媽媽,也上了幾次產前教育與溫柔生產分享,我就覺得比較有信心可以與家人溝通這件事情。不過我還是沒有足夠的勇氣家裡生(不論是自己的準備或是與家人的溝通),所以就找了可以接受陪產員陪產的醫師與醫院進行計畫。

[孕期準備]
我自己開始的計畫是這樣的,我先預約了助產師作為我的陪產員(以下都稱陪產員比較不會混淆工作內容),接著我希望我的生產如同派對一樣的自在開心(是迎向溫柔生產之路的作者給我的靈感),所以我也邀請了七位好友作為我的陪(ㄆㄠˇ)產(ㄊㄨㄟˇ)團隊。找這麼多是因為大家各自有工作,我猜想應該當天不一定所有人都能到齊,所以就先約這麼多人,生產當天能來的才來。不過我也有事先詢問過是否可以有這麼多人進房間陪產就是。

接著是撰寫生產計畫,以及我開了一個活動頁面把我的陪產好友與伴侶都拉近活動裡,想利用懷孕這段時間,把關於生產的知識慢慢傳遞給他們知道,讓他們對於參與我的生產不是那麼的未知。而這些訊息與連結常常就是來自於這個社團或其他社團、專頁,最開心的就是他們會給我一些回饋,讓我知道這些知識真的讓他們重新認識生產這件事情,不再是茫然與恐懼、未知。

計畫的撰寫我參考了這個社團提供的計畫,大部分是居家生產,所以我做了很多調整,以及有些物品我是不需要準備的。這時候又要再一次感謝我的陪產員與我的諮詢,讓我知道原作者寫在計劃裡的東西是什麼意思,我才能知道我要不要保留。

其他做的準備還有凱格爾運動、會陰按摩、喝覆盆子葉茶、大寶的心理預備(我準備了有關二寶出生的繪本,以及網路上有人分享的居家生產影片)、和伴侶一起上萬美麗助產師的產前教育以及生產在發現講座。


[即將生產]
時間快轉到預產期前兩天,因為一些因素,我希望第二胎能夠在週末出生,週五的時候已經隱約有感覺宮縮頻率變高,但都不會疼痛。產檢時醫師表示已經開一指半,我一度雀躍,但後來才知道這並不是一個進展的關鍵(因為開只並不絕對表示子宮頸有軟化),還是要等果凍狀或是落紅比較確定。也一度猶豫是不是要藥物催生(某些因素),但還好我的陪產員再度提醒我當時的計畫是甚麼,以及打催生的風險,因此決定先採自然催生,時間到了還不出來再決定也不遲。這裡可以看得出來,當面對所謂有風險的是情時(生產的確還是存在風險),我的耳根子就會特別軟,心特別容易動搖,所以真的很需要有相同理念的人陪伴與溝通討論,才不會臨陣退縮事後又後悔。

我收到的自然催生建議是可以多走動(不要再當沙發馬鈴薯)、弓箭步、吃椰棗、性交、喝覆盆子葉茶、按摩穴道或使用順勢醫學的糖球等等。所以週五晚上開始持續地走動少做,然後記錄自己有疼痛的宮縮頻率(大概平均十五分鐘一次,但是都是悶痛一下而已)。這段時間我的行為在別人看來可能很怪異,就是幾乎不坐下來,偶爾弓箭步或深蹲,然後還會搭配不斷喝茶和按摩穴位(三陰交、合谷)。接著週六早上在沒有情趣可言之下完成一次性交XD,週六下午開始更有感的宮縮,偶爾會疼痛,但只是痛一下而已,接著就落紅和掉果凍了(我還拿著衛生紙問我老公說這應該不是精液吧XD)。直到晚上十點睡覺都還沒有甚麼進展,於是聽從建議先睡覺。半夜兩點爬起來尿尿的時候,就真的落紅了(一片鮮血啊!第一胎完全沒經歷到這種)。不過都還沒有很密集的宮縮,大概十分鐘一次(不過這時候的疼痛就有比較像潮水來襲的感覺,是漸痛漸不痛),所以陪產員問我能不能嘗試入睡,因為應該還要一陣子,太早去醫院也只是等著而已。我想想也好,畢竟半夜挖起大寶也滿折騰人的,所以我就自己繼續觀測跟紀錄。大概三四點的時候已經七八分鐘一次陣痛,但好像都還在可以忍受範圍內,也沒有陪產員說的有東西要衝出來的感覺。所以就又繼續等,直到將近六點的時候,才決定可以出發去醫院了。收拾好大概六點半就出發,後來發現太晚出發的缺點是在車上震動的時候真的滿不舒服的,那時候一宮縮真的覺得有東西一直往會陰頂很不舒服。

將近七點半到達產房(因為到醫院的時候,只要一陣痛我就無法走路要停下來,花了比較久的時間走進醫院),朋友們則是被我通知八點抵達即可(想說應該不會那麼快)。結果一內診就發現已經開八公分,我的產球帶去了都來不及充氣,我也無法把我的待產物品就位(甚麼準備好的音樂、蜂蜜都沒用上啊!!!)。我只能在床邊等待水池放好水我要進去減痛(恨不得蓄水的水管跟消防栓一樣粗)!結果原本有五位可以現場參與的朋友,只有兩位來得及見證我的寶寶生出那一刻XDDD),這件事情讓我知道,朋友還是早點通知的好....。

生完之後,我除了等待胎盤的自動娩出之外就是與寶寶的肌膚之親以及協助寶寶尋乳。娩出胎盤的經驗很特別,因為第一胎的時候是接著寶寶的出生後,醫師請我用力所以把胎盤生出,但這一胎因為打算延後斷臍(等到臍帶無脈動),所以也不急著產出胎盤,據說是身體會自然的有下一波的宮縮才產出。等到胎盤產出後,老公和陪產員就忙著剪臍帶、胎盤拓印等等。忙一段落後,就換老公肌膚接觸。接著就是幫小孩量體重作一些檢測、打針擦藥膏之類。大概十點多我就已經被推回病房休息了。這段時間,幸運的是因為和醫療團隊的溝通,所以我的寶寶幾乎沒有離開我的身邊,這與第一胎的感覺不一樣,非常的美好,也不用擔心孩子有沒有被抱錯(大誤)


[生產心情]
如同寫在前面的結論,這一小時,尤其是入水之後的那段時間,真的是產痛的高峰,我也可以體會上課時後所說的,陣痛是像潮水一樣,他不是痛一下,也不是同樣的痛持續很久。而是你會先感覺到"哦~要來了喔"然後慢慢地痛,慢慢的加劇,最後再慢慢消失,而這段痛感會維持一分鐘左右,接著你會有一點點時間喘息。等待會陰延展的過程中,在每次的陣痛都會強烈地感覺到陰部的灼熱,然後也真的會有所謂的忍不住想用力的情形(真的不需要刻意用力,身體就會幫你把寶寶推出來),要憋住卻仍然要呼吸真的很違背平常上大號想大就大的狀態。還好在痛的這段時間,我的專業陪產員溫柔而堅定地看著我告訴我如何呼氣,然後請我也摸摸自己的會陰,感受到寶寶的頭,寶寶也正在努力中,讓我不要放棄等待會陰延展。當下真的好需要這樣的支持與鼓勵,才讓我能夠沒有撕裂傷的生出寶寶。

[結論]
這次溫柔生產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能夠有意識地參與正個孕期與生產真的很美好。我好像也比較能理解減痛分娩對某些媽媽的意義,不過如果再生一次,雖然痛到靠杯我還是希望可以像這次一樣好好地陪寶寶來到這個世界上。然後陪產員問我是不是比較有勇氣在家裡生了,我想是的XD。

再次謝謝這裡給我的養分以及我遇見的所有人給我的支持與諮詢,交棒。

[參考資料]
書:迎向溫柔生產之路、溫柔生產(這兩本書我覺得可以先讀前者,比較好入口,後者會比較硬一些,但觀念也會更清晰)
社團:本社團、母奶娃娃考考你
粉絲專頁:阿萍醫師的孕哺教室、毛醫師哺乳諮詢門診、生產改革行動聯盟、萌哥寶弟瑜珈(產前瑜珈上課的老師)、飛影工作室(有時候會有溫柔生產聚會或相關課程)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萊恩羊 的頭像
    萊恩羊

    萊恩羊

    萊恩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