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很感動的歌




--
仇恨可以放下,歷史卻不能忘記~

謹以這首<1937>,獻給所有當年在南京大屠殺當中遇難的同胞~


民生報
1937 以血作詞 以淚譜曲
令人訝異的是,這首歌作詞、作曲、演唱者竟是年僅25歲、就讀台大音樂學研究所三年級
的學生張穆庭。是什樣的機緣,讓未曾經歷南京大屠殺、出身本省家庭的張穆庭,創作
了這首滄桑的歌曲「一開始,構想來自一北京的老爺爺」,張穆庭說。5年前, 就讀文化
大學新聞系三年級的張穆庭參加一項兩岸學生交流活動,初到北京,他巧遇一位老爺爺,
閒聊間,老爺爺就談起了塵封已久的往事。

大成報
自費百萬元包辦詞、曲及製作MTV紅遍兩岸網路
張穆庭,台大音樂研究所三年級學生,西裝筆艇的他淡淡透著音樂家特有的音樂氣息,坐
在全台少有的白鋼琴,動人的音符忽而如流水、忽而如脫兔般,跳躍出不同凡響!去年12
月張穆庭自費近120萬元,完成自己畢生第一張專輯,一手包辦做作詞、作曲、編曲及製

MTV,以「1937南京大屠殺」紀念單曲為名,乍聽這名稱,殘酷的歷史背景帶來生硬的印

但張穆庭卻說了一個這樣的故事…
多年前,老爺爺曾是一位船工。
曾經不顧家裏反對,自由戀愛。
曾經在牆壁裏藏著信件,女孩回的。
曾經偷偷在秦淮河上搖著船,載著女孩。
也曾經與女孩在城門下許願,將來一定要在一起。
1937年12月,南京大屠殺。
男孩因到外地撐船,而逃過一劫。
然而,戀人卻從此失散。
回到南京,一片焦土。
男孩不斷的打探女孩的下落,卻都沒有消息。
心都碎了。
半個多世紀,過去了。
但在老爺爺的內心深處,卻始終無法忘記那個女孩。
即使後來成了家、立了業。
歲月,在老爺爺臉上留下痕跡。
數不清的皺紋,道不盡的滄桑與回憶。



1937 作者:張穆庭

一扁舟,橋下輕滑過, 老船工,道盡長江愁;
多年後,舊地尋芳蹤, 人去樓空,意悠悠
楓橋過,但見雨花樓, 渡江口,傷痛泣訴說,
牆垛破,遍地滿瘡孔 化灰成煙 雨水落
這些年 我哭過一夜又一夜 舊相片 我翻過一頁又一頁
閉上眼 想起你的從前 這世界 已離我太遙遠
一轉眼 場景又染紅一整片 望著天 換不回曾經的誓言
說再見,短短的一瞬間, 閉上眼,幸福只剩殘缺
這些年 我哭過一夜又一夜 舊相片 我翻過一頁又一頁
閉上眼 想起你的從前 這世界 已離我太遙遠
一轉眼 場景又染紅一整片 望著天 換不回曾經的誓言
說再見,短短的一瞬間, 閉上眼,幸福只剩殘缺
一扁舟,橋下輕滑過, 老船工,道盡長江愁;
多年後,舊地尋芳蹤, 人去樓空,意悠悠



Mp3:
http://cn.engadget.com/files/2006/04/1937.mp3

1937 Website:
http://www.1937.cn/big5.htm 繁

http://www.1937.cn/ 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萊恩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